华商报(4月25日)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

今天是我国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发病和流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疫苗接种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西安市疾控中心给大家普及一下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


  >>>儿童出生后1月内 应到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问:预防接种应该去哪里?
  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预防接种卡、证(薄)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儿童出生后1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儿童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3个月,由暂住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薄)。
  问:预防接种证是什么?
  答: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疫接种的原始记录,可以完整记录儿童接种各疫苗的品种及时间,能够提醒儿童家长及时为儿童接种疫苗,防止疫苗漏种、重种或错种,也是儿童办理入托、入学及出国留学时需提供的疫苗接种有效凭证。
  问:一、二类疫苗如何区分?
  答: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常见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1剂次)、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常见的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问:家长如何选择一、二类疫苗?
  答:无论是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其作用都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儿童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
  问: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
  答:两种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且都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接种何种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具体疫苗种类可咨询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多数疫苗保护率>80%
  问:接种疫苗后就一定不得传染病吗?
  答: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能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问:接种疫苗为什么会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答: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疫苗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生产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人为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控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问:疫苗如何采购及供应?
  答:第一类疫苗,是由省级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集中招标进行采购,并通过各级疾控部门逐级进行配送,或者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冷链条件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第二类疫苗,是省级部门通过省级平台集中招标,再由区县疾控中心通过省级平台和厂家进行采购,厂家配送至区县疾控中心,区县疾控中心配送至接种单位。
  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均要遵循相同的冷链储存运输标准和要求。疫苗一般储存在冷库、冰箱中,运输则使用冷藏车或冷藏箱。无论是疫苗储存还是运输,都有冷链储运温度记录。

  

>>>个体差异导致部分人会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接种疫苗后须留观30分钟
  问:未按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如何补种?
  答:14岁以下儿童,因某种原因未及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只需补种完成相应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具体补种时间及补种原则以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预约告知为准。
  问:接种疫苗后为什么一定要留观30分钟?
  答: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内易发生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以防意外发生。
  问: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如何理解其含义?
  答:AEFI是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含义:①一定的时间关联:反应必须是在预防接种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但有时间关联性,不等于有因果关联性;②一定的损害后果:反应必须存在一定的临床损害后果,如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③可疑的因果关联:反应与预防接种的疫苗可能存在因果关联,或暂时不能排除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有因果关联性,必定存在时间关联性。
  问:什么是异常反应?它有哪些特点?
  答: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异常反应的特点为:①由疫苗本身固有性质引起;②发生率低;③临床症状较重,一般需要临床处置;④反应多能恢复,极少数可能留有永久性损害;⑤接种疫苗合格;⑥接种实施规范。
  问:异常反应有哪些临床损害?发生率有多高?
  答:异常反应造成的临床损害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其他临床损害三大类。
  其中,过敏反应主要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等;神经系统反应主要有热性惊厥、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其他临床损害主要有无菌性脓肿、卡介苗引起的局部脓肿、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严重的异常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热性惊厥、臂丛神经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不同品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是不同的。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研究显示,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骨炎、播散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0/万剂次、1-700/100万剂次、0.19-1.56/100万剂次;乙肝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1.1/100万剂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首剂次为1/75万剂次,后续剂次1/510万剂次;麻疹/麻风/麻腮风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1/100万剂次。


(转载自华商报2019年4月25日期)

稿件链接: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