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疾控助您一文了解“鹦鹉热”

鹦鹉热(Psittacosis)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鸟类,特别是鹦鹉和鸽子,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类。

一、传染源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鸟类体内,特别是鹦鹉、鸽子等。人类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鸟类的粪便、羽毛或通过空气吸入含有衣原体的颗粒而感染。

二、传播途径

鹦鹉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传播给人类。

(一)直接接触。与受感染鸟类直接接触,如处理鸟粪。

(二)空气传播。吸入含有衣原体的空气颗粒,特别是在鸟类栖息地或鸟类市场等地方。

(三)间接接触。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然后触摸口、鼻或眼睛。

三、重点人群

(一)鸟类或家禽饲养者。经常接触鸟类或家禽的人,如宠物店员工、鸟类爱好者、农场工人等。购买或参观宠物店时可能接触到受感染的鸟类或家禽。

(二)兽医和兽医助理。在诊疗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受感染的鸟类或家禽。

(三)野生动物工作者。在处理或研究野生鸟类时可能接触到鹦鹉热衣原体。

四、临床表现

鹦鹉热的常见潜伏期为5到14天,但可能在接触病原体后2到45天内出现症状。

鹦鹉热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及流感样症状为主,典型临床症状有发热、寒颤、头痛、乏力、肌痛、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鹦鹉热主要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可引起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主动脉炎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五、疾病治疗

鹦鹉热通常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如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六、如何预防

(一)避免直接接触。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受感染的鸟类或家禽,特别是它们的粪便。

(二)保持卫生清洁。在处理鸟类或家禽时,要戴上手套和口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保持饲养鸟类或家禽的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它们的笼子或鸟舍,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在接触鸟类或家禽后,要彻底洗手,以去除可能附着的病原体。

(三)通风良好。在鸟类或家禽的饲养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

(四)健康监测。定期检查鸟类或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隔离生病的动物。

(五)健康教育。了解鹦鹉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后附:

鹦鹉热衣原体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且随着动物的迁徙,宠物鸟类饲养的不断增加,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鹦鹉热在我国一直都有散发病例,只是很少被报道和关注。

鹦鹉热病例可以通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但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有鸟类接触的人,了解这种疾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